老人大小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关键词: #小便
关键词: #小便
老人大小便失禁可能由盆底肌松弛、神经系统病变、泌尿系统感染、直肠脱垂、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大小便失禁通常表现为无法控制排尿或排便,可能伴随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盆底肌松弛是老年女性常见病因,多因生育损伤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盆底肌群无法有效支撑膀胱和直肠,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或排便失控。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者需使用子宫托或接受盆底重建手术。伴随症状包括阴道膨出、下腹坠胀等。
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干扰排尿反射弧,导致急迫性尿失禁或功能性排便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出现认知性失禁。需治疗原发病,配合间歇导尿或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多奈哌齐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典型表现包括肢体震颤、认知功能下降等。
急性膀胱炎或前列腺炎可刺激膀胱过度活动,引发尿失禁伴排尿灼痛。需进行尿常规检查,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时,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功能。
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会导致排便失控,常见于长期便秘的老年人。轻度脱垂可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缓解,重度需行Altemeier手术。常伴随肛门异物感、黏液便等症状。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排便通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损伤膀胱感觉神经,造成充盈性尿失禁。需监测血糖,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定时排尿训练。可能合并下肢麻木、伤口愈合迟缓等表现。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恶化的关键。
建议家属为老人准备吸水护理垫,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饮食上增加南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定期协助进行盆底肌锻炼,记录排尿日记供医生参考。出现发热、血尿等急症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