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应该如何治疗

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药物刺激、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异常、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减少辛辣刺激、高脂食物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主食,搭配清蒸鱼、炖蛋等低脂优质蛋白。避免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减轻胃肠负担。慢性期可适量食用猴头菇粉、山药泥等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食物。
根除幽门螺杆菌常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枸橼酸铋钾颗粒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黏膜修复可选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胆汁反流者加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疼痛明显时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
对于糜烂出血灶可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止血,广泛充血水肿区域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时,通过内镜黏膜切除术获取病理标本。术后需禁食24小时,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
肝胃郁热证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虚弱证适用香砂六君子汤,瘀血阻络证常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可配合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或采用吴茱萸热熨包外敷上腹部。中药疗程一般需持续2-3个月。
极少数合并穿孔、梗阻或癌变需行胃部分切除术,术后注意吻合口瘘预防。对于顽固性出血可考虑胃动脉栓塞术。术后需长期补充维生素B12、铁剂等营养素,定期胃镜复查。
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戒烟并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可记录饮食日志排查个体敏感食物,餐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症状加重时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不宜自行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