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有救吗

急性胃肠炎通常是可以治愈的,主要通过补液、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急性胃肠炎可能是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病毒性胃肠炎常见于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表现为水样腹泻、低热、恶心呕吐,病程一般持续3-7天。治疗以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细菌性胃肠炎多由沙门菌、志贺菌等引起,症状包括黏液脓血便、高热、腹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饮食不当导致的胃肠炎常见于进食生冷、变质食物后,出现上腹绞痛、呕吐,可通过禁食4-6小时后逐步恢复清淡饮食,必要时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
严重脱水患者可能出现少尿、皮肤弹性差、意识模糊等症状,需静脉补液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婴幼儿可能并发败血症、肠穿孔等严重情况,需住院观察。部分患者腹泻后可能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恢复期应避免乳制品。特殊病原体感染如霍乱弧菌引起的胃肠炎具有强传染性,需严格隔离治疗。
恢复期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米汤、面条等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期间暂停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改变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需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海鲜类食物需彻底加热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