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直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溃疡性直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及排便紧迫感。溃疡性直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病变局限于直肠黏膜层,可能由免疫异常、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等引起。
腹泻是溃疡性直肠炎的典型表现,患者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多为稀糊状或水样便。腹泻可能与直肠黏膜炎症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有关。患者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患者排便时常带有黏液和脓血,严重时可见鲜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这是由于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形成所致。若出血量较大或持续不缓解,需警惕贫血风险。临床常用美沙拉秦栓、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减少黏膜损伤。
患者常有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不适,频繁产生便意但实际排便量少。这种症状与直肠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可能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温水坐浴或局部使用氢化可的松栓剂可缓解不适,但需严格遵医嘱控制使用周期。
腹痛多位于下腹部或左下腹,呈阵发性隐痛或绞痛,排便后可能暂时减轻。疼痛程度与炎症活动度相关,严重时可能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有助于减轻症状,医生可能开具奥沙拉秦钠胶囊等抗炎药物。
部分患者会出现突发性强烈便意,难以控制,可能导致排便失禁。这与直肠敏感性增高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有关。进行盆底肌训练可能改善控便能力,必要时可使用洛哌丁胺胶囊等调节肠道运动的药物。
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需保持低纤维、低脂饮食,避免乳制品及刺激性食物加重症状。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病情活动期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大量便血等急症表现,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