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儿童扁桃体肿大怎么办

十五岁儿童扁桃体肿大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扁桃体肿大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用嗓或接触刺激性气体。每日饮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软食,如米粥、蒸蛋,避免辛辣、油炸及过硬食物。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减少干燥刺激。
急性期可采用冷敷颈部减轻肿胀,每次10-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慢性肿大者可尝试超声雾化吸入,将生理盐水或医生开具的药物雾化后吸入,帮助消炎消肿。日常可用温盐水含漱,每日3-5次,每次持续30秒。
细菌感染引起的肿大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配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中成药。过敏因素导致的肿大需联合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治疗。发热或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症处理。
反复发作每年超过5次,或伴随睡眠呼吸暂停、吞咽困难等严重症状时,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及全身评估,术后需流质饮食2周,避免剧烈运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适合青少年患者。
对于免疫异常相关的慢性肿大,可检测免疫功能指标。缺乏维生素D或锌元素者需针对性补充,如维生素D滴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中医调理常用玉屏风颗粒增强抵抗力,减少复发概率。
家长需每日观察儿童呼吸、吞咽及精神状态,记录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或无法进食,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如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冬季注意佩戴口罩防护,减少病原体接触机会。术后1个月内定期复查,确保创面愈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