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脱毛有什么方法

激光脱毛主要有半导体激光脱毛、长脉冲激光脱毛、强脉冲光脱毛、翠绿宝石激光脱毛、Nd:YAG激光脱毛等方法。激光脱毛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毛囊,达到永久或长期减少毛发的效果。
半导体激光波长为800-810纳米,适用于肤色较浅、毛发较粗的人群。该激光能精准靶向黑色素,穿透深度适中,治疗时可能伴有轻微灼热感。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或毛囊水肿,通常24小时内消退。需间隔4-6周重复治疗,一般需要3-6次达到理想效果。
长脉冲激光脉宽可调,适合不同粗细的毛发。通过延长激光作用时间,减少表皮损伤风险,尤其适合深肤色人群。治疗时需根据毛发颜色调整参数,可能出现短暂色素沉着,多数在1-2个月内淡化。建议治疗间隔6-8周,需配合术后防晒护理。
强脉冲光采用宽光谱光线,通过滤光片选择适合波长,适用于大面积脱毛。能量密度需根据肤色调整,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改变或轻微结痂。治疗间隔3-4周,需5-8次疗程。术后需避免高温环境,防止皮肤敏感反应。
翠绿宝石激光波长为755纳米,对黑色素吸收率高,适合浅肤色深色毛发。治疗时可能有针刺感,术后常见毛囊周围白斑反应,属于正常现象。需严格防晒避免色素沉着,每次治疗间隔4-5周,通常需要4-7次完成疗程。
Nd:YAG激光波长为1064纳米,穿透深度大,适合深肤色人群及粗硬毛发。治疗时需配合冷却装置保护表皮,可能出现暂时性毛囊炎样反应。术后需使用舒缓护肤品,避免摩擦刺激。间隔6-8周治疗一次,需6-8次达到稳定效果。
激光脱毛后需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热水浴和剧烈运动。治疗期间及术后1个月需严格防晒,建议使用物理防晒霜。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出现水疱或持续红肿应及时就医。不同部位毛发再生周期不同,需按医生建议完成完整疗程。治疗前后2周内不要自行拔毛或使用脱毛蜡,以免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