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杆菌感染的症状是什么

痢疾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痢疾杆菌感染通常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痢疾杆菌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摄氏度。发热通常与细菌产生的内毒素有关,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患者可能伴随寒战、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措施包括物理降温、补液支持,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控制体温。
腹痛是痢疾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腹痛与肠道炎症刺激和肠蠕动增强有关。患者可能描述为排便前腹痛加重,排便后暂时缓解。医生可能开具颠茄片、山莨菪碱片等解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需要配合抗生素治疗感染。
痢疾杆菌感染可引起明显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30次。初期可能为水样便,后期转为黏液脓血便。腹泻与细菌侵袭肠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分泌增加有关。治疗需注意补液防止脱水,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补液盐等药物。
里急后重表现为便意急迫但排便量少或仅有黏液排出,是痢疾杆菌感染的典型症状。这与直肠炎症刺激和肛门括约肌痉挛有关。患者可能频繁如厕但无法完全排空肠道。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同时可配合肠道黏膜保护剂。
黏液脓血便是痢疾杆菌感染的特征性表现,粪便中混有黏液、脓液和血液。这与细菌侵袭结肠黏膜导致溃疡形成有关。严重者可出现血水样便。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如环丙沙星片、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等,同时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和生命体征。
痢疾杆菌感染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患者排泄物需消毒处理。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意识改变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