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透析尿毒症患者易出现感染?提醒:要积极预防这4种感染

肾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19次浏览

关键词: #尿毒症 #感染 #尿毒症患者

尿毒症患者每周都要往返医院做透析,可每次看到透析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总让人揪心。为什么这群特殊人群特别容易"中招"感染?其实背后藏着四个关键原因,了解这些才能更好保护他们脆弱的身体防线。

一、免疫力低下是感染主因

1、毒素蓄积损伤免疫细胞

长期积累的尿毒症毒素会直接抑制淋巴细胞功能,就像给免疫系统戴上了枷锁。这些毒素还会干扰抗体产生,让身体失去识别病原体的能力。

2、营养缺乏削弱防御力

透析会带走部分营养物质,加上食欲不振,患者常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蛋白质就像免疫系统的"建筑材料",缺乏时自然难以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二、血管通路成为感染门户

1、动静脉瘘潜在风险

虽然自体血管瘘最安全,但反复穿刺仍可能带入细菌。每次透析相当于给细菌开了扇"后门",金黄色葡萄球菌最爱在这里安家。

2、中心静脉导管隐患

临时导管长期留置在血管里,表面容易形成生物膜。这些膜就像细菌的"防空洞",普通消毒很难彻底清除藏匿的病原体。

三、四种常见感染要警惕

1、肺部感染最危险

患者肺部分泌物排出能力下降,一个小小的感冒可能迅速发展为肺炎。咳嗽、发热症状往往比普通人更隐蔽,需要格外留意。

2、透析通路感染最常见

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导管出口渗液,都可能是感染信号。这类感染容易引发败血症,需要立即处理。

3、泌尿系统感染易忽视

残余肾功能患者仍可能发生尿路感染,但症状往往不典型。不明原因的低热可能是唯一提示。

4、肠道感染后果严重

抗生素使用频繁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艰难梭菌等机会致病菌可能乘虚而入,引发严重腹泻。

四、科学预防是关键

1、严格手卫生管理

接触患者前后要用消毒液彻底洗手,这个简单动作能阻断60%以上的感染传播。

2、营养支持不可少

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补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血清白蛋白水平要维持在35g/L以上。

3、疫苗接种要及时

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要按时接种,乙肝疫苗抗体不足时要及时补种。

4、环境消毒要到位

居家环境定期通风,透析前后做好物品表面消毒。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透析患者的感染就像暗礁,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只要我们了解风险点,做好预防措施,完全可以把感染几率降到最低。记住,早发现早处理永远比事后治疗更重要,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都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