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透析尿毒症患者易出现感染?提醒:要积极预防这4种感染

尿毒症患者每周都要往返医院做透析,可每次看到透析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总让人揪心。为什么这群特殊人群特别容易"中招"感染?其实背后藏着四个关键原因,了解这些才能更好保护他们脆弱的身体防线。
1、毒素蓄积损伤免疫细胞
长期积累的尿毒症毒素会直接抑制淋巴细胞功能,就像给免疫系统戴上了枷锁。这些毒素还会干扰抗体产生,让身体失去识别病原体的能力。
2、营养缺乏削弱防御力
透析会带走部分营养物质,加上食欲不振,患者常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蛋白质就像免疫系统的"建筑材料",缺乏时自然难以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1、动静脉瘘潜在风险
虽然自体血管瘘最安全,但反复穿刺仍可能带入细菌。每次透析相当于给细菌开了扇"后门",金黄色葡萄球菌最爱在这里安家。
2、中心静脉导管隐患
临时导管长期留置在血管里,表面容易形成生物膜。这些膜就像细菌的"防空洞",普通消毒很难彻底清除藏匿的病原体。
1、肺部感染最危险
患者肺部分泌物排出能力下降,一个小小的感冒可能迅速发展为肺炎。咳嗽、发热症状往往比普通人更隐蔽,需要格外留意。
2、透析通路感染最常见
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导管出口渗液,都可能是感染信号。这类感染容易引发败血症,需要立即处理。
3、泌尿系统感染易忽视
残余肾功能患者仍可能发生尿路感染,但症状往往不典型。不明原因的低热可能是唯一提示。
4、肠道感染后果严重
抗生素使用频繁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艰难梭菌等机会致病菌可能乘虚而入,引发严重腹泻。
1、严格手卫生管理
接触患者前后要用消毒液彻底洗手,这个简单动作能阻断60%以上的感染传播。
2、营养支持不可少
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补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血清白蛋白水平要维持在35g/L以上。
3、疫苗接种要及时
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要按时接种,乙肝疫苗抗体不足时要及时补种。
4、环境消毒要到位
居家环境定期通风,透析前后做好物品表面消毒。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透析患者的感染就像暗礁,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只要我们了解风险点,做好预防措施,完全可以把感染几率降到最低。记住,早发现早处理永远比事后治疗更重要,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都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