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感染性结膜炎怎么办

小孩感染性结膜炎可通过保持眼部清洁、冷敷缓解症状、遵医嘱使用滴眼液、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感染性结膜炎通常由细菌、病毒、过敏原、环境刺激物、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用无菌生理盐水或专用眼部清洁棉片轻柔擦拭患儿眼部分泌物,每日重复进行2-3次。清洁时从内眼角向外单向擦拭,避免污染健侧眼睛。注意使用独立清洁工具,处理前后需彻底洗手。若分泌物结痂粘连,可先用温热纱布湿敷软化。
将冷藏后的无菌纱布折叠后敷于闭合的眼睑,每次5-8分钟,每日3-4次。冷敷能减轻充血肿胀和瘙痒感,但需避免温度过低或压迫眼球。冷敷前后需清洁双手,敷料不可重复使用。过敏型结膜炎可配合冷敷缓解症状。
细菌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抗菌药物。病毒性结膜炎可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滴药前清洁眼周,瓶口避免接触眼部,滴后按压泪囊区1分钟。家长需严格按疗程给药。
患儿需单独使用毛巾、枕头等个人物品,接触眼部后立即洗手。发病期间避免入园或返校,减少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家长护理时需佩戴口罩,患儿分泌物污染的衣物需煮沸消毒。病毒性结膜炎传染性强,需隔离至症状消失。
若出现眼睑肿胀加剧、视力下降、角膜混浊或发热等全身症状,家长应立即带患儿就诊。新生儿结膜炎需急诊处理,淋球菌性结膜炎可能需全身用药。病程超过1周无改善或反复发作时,需排查过敏性结膜炎或继发感染。
患儿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西蓝花。避免揉眼行为,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急性期暂停游泳等水上活动,恢复期注意用眼卫生。家长应每日观察眼部变化,记录症状演变情况供医生参考。托幼机构内出现聚集病例时需报告疾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