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发烧是高烧还是低烧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烧既可能是高烧也可能是低烧,具体与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及感染严重程度有关。支原体肺炎患者可能出现38-39℃的中低烧,部分儿童或免疫力低下者可出现超过39℃的高烧。
支原体感染初期常表现为持续性低烧,体温多在37.5-38.5℃之间,伴有干咳、咽痛、乏力等症状。此时发热程度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持续1-2周。部分患者会出现夜间体温升高、白天回落的波动性发热特征。低烧期间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不适,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同时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当支原体感染累及下呼吸道或引发肺炎时,体温可能迅速升高至39℃以上,尤其儿童患者更易出现高热。高烧时可能伴随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惊厥。此时需及时采用药物退热,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高烧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需警惕重症肺炎可能。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具有个体差异性,建议每日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过度捂热或受凉。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适当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若发热伴随剧烈咳嗽或痰中带血,应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明确肺部病变程度。儿童患者出现拒食、嗜睡等异常表现时,家长需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