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结膜炎会不会发热

流行性结膜炎一般不会引起发热,但少数患者可能因合并感染或免疫反应出现低热。流行性结膜炎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病毒性结膜炎是流行性结膜炎的常见类型,通常由腺病毒或肠道病毒引起。患者眼部症状明显,可能出现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等表现,但体温多保持正常。细菌性结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眼部分泌物常呈脓性,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但单纯结膜感染较少波及体温调节中枢。
当流行性结膜炎患者出现发热时,需考虑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儿童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因病毒血症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7.5-38℃之间。若高热持续超过39℃或伴有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提示可能存在流感病毒合并感染或继发细菌性结膜炎,需通过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查进一步鉴别。
确诊为流行性结膜炎后,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氧氟沙星眼膏等药物治疗。发热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揉眼导致交叉感染。患者需单独使用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室内保持通风,症状加重或持续发热超过3天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