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腹泻的推拿疗法

小儿慢性腹泻可通过推拿疗法缓解症状。推拿疗法主要有补脾经、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等方法。小儿慢性腹泻通常由脾胃虚弱、饮食不当、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病后体虚等原因引起。
补脾经是小儿推拿中调理脾胃的常用手法,操作时用拇指螺纹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该手法能健脾和胃,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慢性腹泻。脾胃虚弱患儿常见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大便溏薄等症状。推拿时可配合使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贴敷,如丁桂儿脐贴。
摩腹手法以掌面或四指指腹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腹部,能调节胃肠蠕动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该手法适用于饮食积滞型腹泻,患儿多伴有腹胀、嗳气、大便酸臭等表现。操作时需注意力度轻柔,每次持续5-10分钟。可配合服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
推上七节骨是从尾骨至第四腰椎沿脊柱向上直推的手法,具有温阳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患儿常见四肢不温、黎明前腹痛腹泻等症状。操作时用拇指桡侧或食中指指腹向上推,每日1-2次。可配合服用参苓白术颗粒健脾温肾。
揉龟尾是点按尾骨端的长强穴的手法,能调节大肠功能。该手法对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效果显著,患儿多表现为大便时溏时泄、排便不尽感。操作时用拇指端按揉穴位3-5分钟,力度以患儿能耐受为度。可配合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
捏脊是从尾椎至大椎穴沿脊柱两侧捏提皮肤的手法,能整体调节脏腑功能。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腹泻,特别是伴有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的患儿。操作时拇指与食指相对捏起皮肤,自下而上捻动,每日1次。可配合服用醒脾养儿颗粒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腹泻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家长不可自行尝试复杂手法。日常护理应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注意腹部保暖,建立规律排便习惯。如腹泻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发热、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