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服用避孕药后阴道出血

关键词: #避孕
关键词: #避孕
服用避孕药后阴道出血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漏服药物、药物种类不适应等因素有关。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为雌激素和孕激素,服用后可能引起突破性出血、撤退性出血等反应。
避孕药通过外源性激素抑制排卵,体内激素水平短期内剧烈变化可能导致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常见于用药初期或更换药物品牌时,通常表现为点滴出血或轻微褐色分泌物。可继续规律用药观察,多数情况下2-3个月经周期后症状自行缓解。若持续出血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片调节。
未按时服用避孕药会导致血药浓度不稳定,孕激素水平骤降可能诱发撤退性出血。短效避孕药漏服超过12小时即可能引发出血,需按说明书及时补服。反复漏服者建议改用避孕贴片或宫内节育器等长效避孕方式。伴随严重出血时可短期应用氨甲环酸片止血。
孕激素剂量不足的避孕药可能无法有效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性。对左炔诺孕酮敏感者服用含该成分的避孕药时更易出现不规则出血。建议更换为含去氧孕烯的复方制剂,或改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新型避孕药。用药前应进行乳腺和妇科检查排除禁忌证。
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掩盖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肌瘤引起的异常出血。这类出血多表现为经间期大量出血或血块,可能伴随下腹坠痛。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药物治疗可选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宫颈炎或子宫内膜炎患者在服用避孕药期间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常见病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典型症状为同房后出血伴黄色分泌物。确诊需进行分泌物培养,治疗可选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
服用避孕药期间应每日固定时间用药,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药物代谢的行为。出现持续出血超过7天、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伴随剧烈腹痛时,需及时就医排除宫外孕等急症。建议每半年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长期用药者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