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和阿托品对瞳孔的作用有哪些

肾上腺素和阿托品对瞳孔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瞳孔散大,但两者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存在差异。肾上腺素通过激动α受体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阿托品则通过阻断M受体松弛瞳孔括约肌。
肾上腺素属于拟交感神经药物,通过激活虹膜辐射状肌的α1肾上腺素受体,导致瞳孔开大肌收缩。这种作用在局部滴眼时可产生快速、显著的散瞳效果,常用于眼底检查或虹膜粘连分离。由于肾上腺素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临床常用剂型包括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和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阿托品作为M胆碱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虹膜环形肌的胆碱能神经传导,使瞳孔括约肌松弛。其散瞳作用强而持久,可持续7-10天,主要用于儿童验光和治疗虹膜睫状体炎。可能引发口干、皮肤潮红等全身副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常用剂型有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和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阿托品的散瞳作用较肾上腺素更为显著且持久,能达到完全麻痹睫状肌的效果。肾上腺素在常规浓度下仅产生中度散瞳,对睫状肌调节功能影响较小。两者联合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叠加的全身不良反应,如心动过速和眼压变化。
肾上腺素多用于成人快速散瞳检查,其作用时间约4-6小时。阿托品则适用于儿童屈光检查,需要充分麻痹调节反射。在治疗虹膜炎症时,阿托品能更有效预防虹膜后粘连。特殊情况下如恶性青光眼,可能联合使用两种药物增强效果。
肾上腺素可能导致结膜苍白和一过性刺痛感,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结膜色素沉着。阿托品易引起畏光、视近模糊等不适,婴幼儿使用需警惕发热和烦躁等全身反应。两种药物均可能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用药前必须评估前房深度。
使用散瞳药物后应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防护。操作精密仪器或驾驶车辆需等待视力恢复,儿童用药后家长需观察是否有异常哭闹或皮肤红疹。出现严重眼痛、头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停用药物并就医检查眼压。定期眼科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药物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