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结核有哪些常见的传染途径

生殖器结核常见的传染途径主要有血行传播、淋巴传播、直接蔓延和性接触传播。生殖器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下腹疼痛、月经紊乱、不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从肺部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传播至生殖系统。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原发感染灶的细菌可能进入血液,随血流到达输卵管、子宫内膜等部位形成继发病灶。此类传播多见于肺结核未规范治疗的患者,需通过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进行联合治疗。
腹腔内淋巴结结核可能通过淋巴循环逆行感染生殖器官。结核菌首先侵犯肠系膜淋巴结,随后沿淋巴管扩散至盆腔,导致输卵管或卵巢结核。患者可能出现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需持续使用乙胺丁醇片等药物至少6个月。
邻近器官的结核病变可直接浸润生殖系统,如肠结核、腹膜结核等。炎症穿透组织屏障后累及输卵管或子宫,造成粘连和瘢痕形成。此类患者常伴有慢性盆腔疼痛,严重时需手术解除粘连,术后仍需配合链霉素注射液等药物巩固治疗。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可能通过性行为传播给伴侣。当男方存在附睾结核或前列腺结核时,精液中可能含有结核菌,通过黏膜接触造成女方阴道或宫颈感染。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双方需同步接受抗结核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妊娠期活动性结核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或分娩时经产道传染新生儿。孕妇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新生儿需接种卡介苗并密切观察。哺乳期母亲服用抗结核药物时,应评估乳汁药物浓度对婴儿的影响。
预防生殖器结核需加强肺结核的早期筛查和治疗,避免与活动性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出现长期低热、盆腔不适等症状时应完善结核菌素试验、病理活检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保证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期间采取避孕措施直至医生确认无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