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主要症状有哪些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主要症状有低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头痛、呕吐等。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易被忽视。
低热是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常见症状,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可持续数周。患儿可能伴有夜间盗汗、面色潮红等表现。低热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需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相鉴别。家长发现孩子长期低热应及时就医,完善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等检查。
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等表现,与正常活泼状态明显不同。这种改变可能逐渐加重,从轻微嗜睡发展为明显意识障碍。精神萎靡与结核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变化。
早期患儿常出现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可能伴有体重增长缓慢。长期食欲不振可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免疫功能。家长需记录患儿饮食情况,注意是否存在拒食、吞咽困难等伴随症状。结核病消耗性疾病特性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均可导致食欲改变。
年长儿可主诉头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哭闹、用手拍打头部。头痛多呈持续性,晨起较重,咳嗽或排便时可能加重。这与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有关,随病情进展头痛可能逐渐加剧。家长应注意头痛发作特点、持续时间及缓解因素。
呕吐多为喷射性,与进食无关,可伴随头痛出现。婴幼儿呕吐表现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频繁吐奶。呕吐由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严重者可导致脱水。记录呕吐次数、性质及与进食的关系有助于病情评估。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存在结核病接触史或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治疗期间需保证营养摄入,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注意观察患儿意识状态、体温变化及神经系统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