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消化道出血怎么护理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急性消化道出血可通过保持静卧、禁食禁水、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护理。急性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有助于减少血液流向消化道。避免起身活动或情绪激动,防止血压波动加重出血。若出现呕血需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导致窒息。
出血期间需严格禁食禁水,避免食物刺激黏膜或加重胃肠蠕动。医生评估出血停止后,可逐步尝试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禁止摄入过热、粗糙或刺激性食物。
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意识状态,记录呕血或黑便的频次与量。若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需立即呼叫急救。居家护理时建议每小时测量一次血压。
所有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均需急诊处理,内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并止血。对于大量呕血或便血患者,应在救护车到达前保持呼吸道通畅。延迟就医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或多器官衰竭。
医生可能开具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或血凝酶如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局部止血。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输血治疗需严格遵循临床指征。
恢复期应选择易消化的软食,如蒸蛋羹、嫩豆腐等,分次少量进食。避免辛辣、油炸及含粗纤维食物,戒烟酒及浓茶咖啡。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调整用药方案。出现头晕、心悸或再次黑便需立即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