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中药方剂有哪些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方剂主要有六味地黄丸、消渴丸、玉泉丸、金匮肾气丸、参芪降糖颗粒等。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渴范畴,多由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因素引起,建议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中药方剂。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组成,适用于肾阴亏虚型糖尿病,常见症状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咽燥等。该方剂能滋阴补肾,改善胰岛素抵抗。使用期间需监测血糖变化,避免与降糖西药叠加导致低血糖。
消渴丸含黄芪、葛根、天花粉等成分,针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表现为乏力多汗、心悸气短、多饮多尿。具有益气养阴功效,可辅助调节糖代谢。需注意服药期间限制高糖饮食,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玉泉丸以黄连、麦冬、五味子为主药,适用于阴虚燥热型糖尿病,症状包括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小便频数。该方能清热生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服用时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影响药效。
金匮肾气丸含附子、肉桂、熟地黄等,主治阴阳两虚型糖尿病,常见畏寒肢冷、夜尿频多、水肿等症状。通过温补肾阳改善糖脂代谢,需注意阴虚火旺者禁用,服药期间监测血压变化。
参芪降糖颗粒由人参、黄芪、地黄等组成,适用于气阴两虚兼瘀血型糖尿病,症状可见肢体麻木、舌质紫暗。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作用,可配合运动疗法增强疗效。服用时避免与藜芦同用。
糖尿病患者使用中药方剂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限制精制糖摄入。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出现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等症状及时就医。中药治疗期间仍须配合生活方式干预,中西医疗法协同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