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有哪些检查需要做的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内窥镜检查和活检等。口腔颌面部肿瘤可能由长期吸烟、酗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口腔溃疡、面部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有X线检查、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X线检查可以观察颌骨是否有破坏,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关系,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神经和血管。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金标准,通过取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和类型。常见的病理学检查方法有冰冻切片检查和石蜡切片检查,前者可在手术中快速获得结果,后者则更为精确但需要较长时间。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虽然不能直接诊断肿瘤,但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肿瘤的进展情况。某些肿瘤标志物如鳞状细胞癌抗原的升高可能提示肿瘤的存在或复发。
内窥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口腔、咽喉等部位的病变情况,常用的有口腔内窥镜和鼻咽镜检查。这种检查方式能够发现早期表浅的病变,并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活检取样,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帮助。
活检是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重要方法,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可选择不同的活检方式,如穿刺活检、切取活检和切除活检等。活检结果不仅能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疑似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全面检查,确诊后应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过烫或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如发现口腔溃疡长期不愈、面部不明原因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