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如何治疗

接触性皮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湿敷治疗、光疗等方式治疗。接触性皮炎通常由接触化学物质、金属、植物、化妆品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水疱等症状。
接触性皮炎的首要治疗措施是识别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常见过敏原包括镍、铬等金属,染发剂、香水等化妆品,以及漆树、毒藤等植物。患者应详细记录发病前的接触史,必要时进行斑贴试验以明确过敏原。日常生活中需选用无香料、无刺激的洗护用品,穿戴纯棉衣物减少摩擦。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炎症,渗出明显时联合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合并感染时需加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慢性苔藓化皮损可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所有外用药每日1-2次薄涂于患处,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
中重度患者需配合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控制瘙痒,严重泛发性皮炎可短期服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继发感染时根据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胶囊或盐酸多西环素片。用药期间需监测血糖血压,避免突然停药引起反跳。
急性渗出期可用3%硼酸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冷湿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湿敷能收敛消肿、清除痂皮,但需注意保持敷料湿润,避免干燥后摩擦损伤皮肤。渗液减少后改用油剂或糊剂包扎,促进表皮修复。
顽固性慢性接触性皮炎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每周2-3次,累计20-30次。光疗能抑制局部免疫反应,减轻皮肤增厚和色素沉着。治疗期间需佩戴防护眼镜,照射后涂抹保湿剂防止干燥。光敏感者及皮肤肿瘤患者禁用。
接触性皮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搔抓,沐浴水温不超过38℃,选择pH5.5弱酸性沐浴露。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穿着宽松纯棉衣物,新购衣物先洗涤后再穿。从事接触化学物质的工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工作后及时清洁皮肤。若皮损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