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胰腺导管腺癌

胰腺导管腺癌是胰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胰腺恶性肿瘤的绝大多数,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点。
胰腺导管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常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黄疸、脂肪泻等症状。肿瘤标志物CA19-9常显著升高,但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见胰腺占位性病变,伴有胰管扩张等特征性表现。
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包括KRAS、TP53、CDKN2A和SMAD4等。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肿瘤微环境复杂,存在明显的纤维化反应,这种特征可能影响药物递送和治疗效果。
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增强CT是首选检查方法,可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血管侵犯情况。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能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确诊。PET-CT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病灶。
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但仅适用于早期病例。常用术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远端胰腺切除术。化疗方案以吉西他滨为基础,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药物。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但目前疗效有限。
胰腺导管腺癌总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较低。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可改善预后,但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机会。支持治疗对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多学科团队协作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应注意保持均衡营养,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维持体能,但需避免过度疲劳。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心理支持对患者和家属都非常重要,可考虑参加专业支持小组。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