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腺瘤是什么

胰腺囊腺瘤是胰腺常见的囊性肿瘤,多为良性病变,可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两类。
浆液性囊腺瘤由多个微小囊腔构成,囊液清亮,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若肿瘤体积较大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或消化不良。诊断主要依赖增强CT或MRI,特征性表现为蜂窝状多房结构伴中央星状瘢痕。无症状的小肿瘤可定期随访,直径超过4厘米或产生压迫症状时需手术切除。
黏液性囊腺瘤具有潜在恶变倾向,单房或多房结构内含黏稠液体。常见于胰体尾部,女性发病率较高。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腹痛、体重下降或黄疸。影像学可见厚壁囊性占位伴分隔或壁结节。所有黏液性囊腺瘤均建议手术切除,术后需长期随访排除复发或恶变可能。
胰腺囊腺瘤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胰管阻塞、基因突变或激素刺激有关。浆液性囊腺瘤常见VHL基因缺失,黏液性囊腺瘤多伴随KRAS基因突变。长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或吸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需与胰腺假性囊肿、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及囊腺癌鉴别。假性囊肿常有胰腺炎或外伤史,囊壁无上皮衬覆。囊腺癌可见明显实性成分和周围浸润征象。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帮助明确病理类型。
术后需监测血糖水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需补充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建议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每6-12个月进行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和影像学复查。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消化不良应及时复诊。
胰腺囊腺瘤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胰腺负担。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有助于组织修复,同时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术后早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3个月后经评估可逐步恢复正常活动。出现不明原因腰背部疼痛、脂肪泻或血糖异常波动时需警惕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复查增强CT或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