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眼皮肿痛怎么治疗

下眼皮肿痛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下眼皮肿痛可能与麦粒肿、结膜炎、过敏反应、睑缘炎、泪囊炎等因素有关。
早期下眼皮肿痛可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和疼痛。用40-45℃温水浸湿干净毛巾,拧干后敷于患处5-10分钟,每日重复3-4次。热敷时注意温度避免烫伤,毛巾需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若热敷2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细菌感染引起的下眼皮肿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药物。过敏因素导致的可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伴随明显疼痛时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缓解症状。使用眼药水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部,两种眼药需间隔5分钟使用。
形成脓肿的麦粒肿或泪囊炎可能需行切开排脓术,在局部麻醉下切开脓腔引流。术后需每日换药,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睑板腺囊肿较大时需行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术后可能需加压包扎24小时。手术治疗后需避免揉眼,遵医嘱定期复查。
睑缘炎引起的肿痛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睑缘清洁棉片擦拭睑缘,清除鳞屑和分泌物。清洁时沿睑缘从内向外单向擦拭,避免反复摩擦。合并蠕形螨感染时可使用茶树油湿巾辅助除螨。顽固性睑缘炎需配合医生进行强脉冲光治疗。
泪囊炎患者需行泪道冲洗或置管术恢复泪液引流。过敏性结膜炎需查明并避免接触过敏原。糖尿病患者出现反复眼睑感染需控制血糖。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者应暂停使用,改戴框架眼镜。全身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导致眼睑水肿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出现下眼皮肿痛时应避免揉眼、挤压肿块,停用眼部化妆品。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盐食物摄入。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用眼过度。未明确病因前勿自行使用激素类眼药。若肿痛持续超过3天、视力下降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应立即至眼科就诊。儿童患者出现眼睑红肿需家长密切观察,防止发生眶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