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牙床发黄怎么回事

儿科编辑 医路阳光
7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婴儿牙床发黄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食物色素沉积、黄疸贫血、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后遵医嘱处理。

1、口腔卫生不良

婴儿进食后未及时清洁口腔,奶渍或食物残渣堆积在牙床上,可能形成黄色软垢。家长需用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婴儿牙龈和口腔黏膜,每天至少两次。若长期忽视清洁可能引发鹅口疮,表现为白色或黄色斑块附着。

2、食物色素沉积

摄入含天然色素的辅食如胡萝卜泥、南瓜泥等,色素可能暂时附着在牙床表面。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家长可用指套牙刷帮助清洁。需注意与病理性染色区分,食物染色通常会在24小时内消退。

3、黄疸未退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未完全消退时,胆红素沉积可能导致黏膜黄染。若出生3周后仍存在牙床发黄,家长需观察是否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医生可能建议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必要时进行蓝光治疗或使用茵栀黄口服液等退黄药物。

4、缺铁性贫血

长期贫血可能导致口腔黏膜苍白伴淡黄色改变。家长需关注是否伴有食欲减退、面色苍白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补铁药物,同时建议增加富含铁的辅食如肝泥、强化铁米粉。

5、药物影响

服用铁剂、四环素类抗生素等药物可能造成牙床暂时性着色。家长应记录用药史并告知医生,通常停药后颜色会逐渐恢复。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如确需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须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养成喂奶后清洁口腔的习惯,使用专用婴儿口腔清洁工具。定期检查婴儿口腔状况,发现异常颜色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拒食、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儿科或儿童口腔科就诊。哺乳期母亲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含人工色素的食物。6个月后逐渐引入多样化辅食,帮助婴儿获得全面营养支持口腔健康发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