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胰腺肿瘤

肿瘤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12次浏览

关键词: #肿瘤 #胰腺 #胰腺肿瘤

小儿胰腺肿瘤是指发生在儿童胰腺组织的异常增生性疾病,主要包括胰腺母细胞瘤、实性假乳头状瘤等类型。胰腺肿瘤可能与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环境暴露等因素有关,早期可能表现为腹痛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

1.胰腺母细胞瘤

胰腺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多见于5岁以下幼儿。发病可能与WT1基因突变相关,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包块、持续性腹痛及呕吐。确诊需依赖腹部CT或MRI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联合顺铂注射液、依托泊苷注射液等化疗药物。家长需注意患儿营养支持,避免高脂饮食刺激胰腺分泌。

2.实性假乳头状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属于低度恶性潜能的胰腺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女性。临床常见表现为腹部钝痛和消化不良,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胰管梗阻导致的脂肪泻。诊断需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较好,术后可配合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功能恢复。

3.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儿童中较为罕见,可能分泌过量激素导致皮肤潮红、腹泻等类癌综合征表现。诊断需检测血液中嗜铬粒蛋白A水平,治疗方式包括奥曲肽微球注射液控制症状,或采用舒尼替尼胶囊靶向治疗。家长应定期监测患儿血糖变化,预防低血糖发作。

4.先天性囊肿

胰腺先天性囊肿多为良性病变,常与多囊肾等发育异常合并存在。较大囊肿可能压迫胃肠引起进食困难,超声检查可见胰腺区液性暗区。无症状小囊肿可观察随访,体积增大时需行囊肿空肠吻合术,术后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

5.转移性肿瘤

儿童胰腺转移瘤多继发于神经母细胞瘤或肾母细胞瘤,表现为原发肿瘤恶化伴新发胰腺占位。PET-CT有助于判断病灶范围,治疗需根据原发肿瘤制定方案,可能涉及长春新碱注射液等化疗药物。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腹痛程度及大便颜色变化。

小儿胰腺肿瘤患儿日常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优先选择蒸煮烹饪方式,避免油炸食品。术后恢复期可少量多餐补充蛋白质,如鱼肉泥、蛋羹等。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和肿瘤标志物,出现持续性腹痛、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家长应记录患儿每日进食量及体重变化,配合医生完成规范化治疗疗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