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群体成为艾滋病“高发人群”,身体有艾滋,4个信号很明确

皮肤性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0次浏览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很多人对它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以及如何识别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

一、需要特别关注的3类人群

1、性行为活跃的年轻人

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年轻人性行为活跃,如果缺乏防护意识,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建议每次性行为都做好安全防护。

2、静脉吸毒者

共用注射器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毒品不仅危害健康,还会大大增加感染传染病的风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3、医疗工作者

由于职业暴露风险,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需要格外小心。规范的防护措施和及时的处理预案非常重要。

二、身体发出的4个警.示信号

1、持续低烧

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37.5-38.5℃)超过一周,可能是免疫系统受损的表现。

2、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引起重视。

3、反复感染

口腔真菌感染带状疱疹等反复发作,说明免疫力可能已经明显下降。

4、体重骤减

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10%,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三、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1、安全性行为

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性行为。建立稳定的性伴侣关系。

2、拒绝毒品

远离一切毒品,特别是避免共用注射器等危险行为。

3、规范医疗操作

医疗操作要严格执行消毒规范,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4、及时检测

有高危行为后要及时进行检测,早发现早干预。

四、关于艾滋病的常见误区

1、日常接触会传染

艾滋病不会通过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日常接触传播。

2、蚊虫叮咬会传染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3、感染就等于死亡

虽然目前无法治好,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病情。

4、有症状才能检测

高危行为后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及时检测,窗口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完全可以预防。关键是要提高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如果出现可疑症状,不要讳疾忌医,及时就医检查才是明智之举。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