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结核皮试什么样

正常人结核皮试后通常会出现直径5-15毫米的局部红肿硬结,无水疱或坏死。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是筛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常用方法,结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在48-72小时后测量判断。
结核皮试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红晕,属于正常反应。48-72小时达到反应高峰时,健康人群若存在结核杆菌致敏反应,会在皮内注射处形成边界清晰的圆形硬结,触之有坚实感,皮肤表面可能轻微隆起。这种反应表明机体对结核菌蛋白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但需注意硬结直径小于5毫米属于阴性结果,提示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免疫功能严重低下。
部分健康人群可能出现较强反应,硬结直径超过15毫米或伴随局部水疱、淋巴管炎。这种情况可能见于既往接种过卡介苗、接触过环境分枝杆菌或存在潜在结核感染风险的人群。但皮试阳性不等同于活动性结核病,需结合胸部影像学、痰液检查等进一步评估。皮试后应避免抓挠、沾水或使用刺激性药物,防止人为干扰结果判断。
结核皮试结果需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使用透明刻度尺垂直测量硬结横径,单纯红斑不计入测量范围。若出现发热、局部化脓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日常应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摩擦,48小时内记录皮肤变化情况供医生参考。结核筛查阳性者应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和临床评估,必要时开展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