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外露有哪些原因

牙根外露可能由牙龈萎缩、牙周炎、刷牙方式不当、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创伤等原因引起。牙根外露通常表现为牙齿敏感、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牙龈萎缩是牙根外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能与年龄增长、遗传因素、长期吸烟等因素有关。牙龈萎缩会导致牙周组织支持力下降,牙根逐渐暴露。患者可能出现牙齿敏感、牙龈出血等症状。治疗上可通过牙龈移植术修复萎缩的牙龈组织,日常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避免过度用力刷牙。
牙周炎是导致牙根外露的重要病理因素,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引发。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龈退缩,进而使牙根暴露。患者常伴有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等症状。治疗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洁治和刮治,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片、西吡氯铵含漱液等药物控制炎症。
横向用力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可能造成牙龈机械性损伤,长期可导致牙龈退缩和牙根外露。这种情况多表现为牙齿颈部的楔状缺损和牙龈线形退缩。改善刷牙方法,采用巴氏刷牙法,选择软毛牙刷可预防进一步损伤。已有缺损者可进行树脂充填修复。
牙齿排列异常可能导致局部牙龈受力不均,长期可造成特定部位牙龈退缩。常见于前牙区,表现为个别牙齿牙根外露。正畸治疗可改善牙齿排列,减少局部牙龈压力。治疗期间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使用牙缝刷清洁矫治器周围。
异常咬合关系可能导致个别牙齿承受过大咬合力,长期可造成牙周组织损伤和牙龈退缩。患者可能出现咀嚼疼痛、牙齿松动等症状。可通过调磨咬合面、制作咬合垫等方式减轻咬合创伤,严重者需进行正畸或修复治疗。
预防牙根外露需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出现牙齿敏感、牙龈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由口腔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日常饮食注意减少酸性食物摄入,避免过硬食物造成牙齿机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