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起源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罕见神经内分泌肿瘤,多为良性生长缓慢的肿块,少数可能恶变或压迫周围神经血管。
颈动脉体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壁,是人体最大的副神经节组织,负责感知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和酸碱度变化。肿瘤通常表现为该区域的实性包块,可通过超声或CT定位。
肿瘤由主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病理学可见巢状排列的嗜铬细胞。约5%-10%病例呈现恶性特征,表现为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至肺、骨等器官。
典型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可能伴随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压迫症状。功能性肿瘤可分泌儿茶酚胺,导致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等类嗜铬细胞瘤症状。
颈部增强CT或MRI是首选检查,可显示富血供肿瘤与血管的关系。间碘苄胍显像有助于判断是否具有内分泌功能,术前需通过血管造影评估Willis环代偿情况。
手术完整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需根据肿瘤大小选择直接切除或血管重建。对于无法手术者可采用放射治疗,恶性病例可考虑链脲佐菌素等化疗药物。
术后需定期复查颈部超声监测复发,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避免颈部剧烈活动,出现声音改变或肿块复发应及时就诊。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限制高盐食物预防高血压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