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异味是怎么回事

大便异味可能由饮食结构失衡、肠道菌群紊乱、消化道出血、乳糖不耐受、慢性胰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或过量摄入含硫食物如大蒜洋葱时,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在肠道发酵会产生硫化氢等气味物质。伴随排便次数增多或粪便松散,建议减少红肉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适量补充膳食纤维如燕麦麸皮。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肠道感染后,有害菌过度繁殖分解胆红素生成粪臭素。常见于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调节。
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经肠道细菌作用形成硫化铁,粪便呈柏油样伴腥臭味。可能与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有关,需立即就医进行胃镜检查,临床常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配合止血治疗。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者摄入奶制品后,未分解的乳糖在结肠发酵产生酸臭味气体。典型表现为腹胀腹泻,可通过乳糖氢呼气试验确诊,建议改用无乳糖奶粉或口服乳糖酶片辅助消化。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导致脂肪消化障碍,粪便含大量未吸收脂肪呈现恶臭油腻状。常伴有腹痛和体重下降,需进行胰功肽检测,治疗需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并严格戒酒。
日常应注意观察粪便性状变化,记录伴随症状如腹痛发热等。保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适量食用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若异味持续两周以上或出现血便黑便,须及时进行粪便常规加潜血、肠镜等检查。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或抗生素掩盖病情,糖尿病患者出现烂苹果味粪便需警惕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