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原发性高血压通常由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引起,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继发性高血压则由特定疾病导致,病因明确且可针对性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绝大多数,与遗传易感性、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等因素相关。这类患者血压升高呈渐进性,早期可能无症状,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治疗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等,配合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包括肾实质疾病如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这类高血压特点为发病年龄较轻、血压骤升或难控制,部分患者伴随原发病症状如蛋白尿、低血钾、阵发性头痛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行血管成形术,嗜铬细胞瘤需手术切除肿瘤。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避免吸烟饮酒,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需完善肾上腺CT、肾动脉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无论哪种类型高血压,均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