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与主动脉瘤有什么不同

主动脉夹层与主动脉瘤是两种不同的主动脉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进入血管壁形成假腔,而主动脉瘤是主动脉局部扩张超过正常直径的50%。
主动脉夹层由主动脉内膜撕裂引发,血液经破口进入中膜形成真假双腔,可能因高血压、动脉硬化或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导致。主动脉瘤则是血管壁全层扩张,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感染或外伤,扩张部位可能发生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典型症状为突发撕裂样胸背痛,疼痛可随夹层扩展转移,常伴血压异常或休克。主动脉瘤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瘤体增大可能出现压迫症状如声嘶、吞咽困难,破裂时表现为剧烈疼痛和低血容量休克。
主动脉夹层在CT血管造影可见内膜片分隔的真假腔,超声可检测血流差异。主动脉瘤影像显示局部血管直径显著增粗,瘤壁可能伴有血栓形成,增强CT能准确测量瘤体大小和范围。
主动脉夹层属于心血管急症,StanfordA型24小时内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2%,需紧急手术。主动脉瘤破裂风险与瘤体直径正相关,直径超过5厘米时年破裂概率显著升高,但进展相对缓慢。
主动脉夹层A型需行升主动脉替换术,B型可先药物控制后考虑腔内修复。主动脉瘤治疗取决于大小和位置,小动脉瘤定期随访,大动脉瘤需开放手术或腔内支架植入,马方综合征患者手术指征更积极。
两类疾病均需严格控制血压,避免剧烈运动。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主动脉影像筛查,出现突发胸背痛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并戒烟,主动脉疾病家族史人群应进行遗传咨询和早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