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跟血栓有区别吗
动脉硬化闭塞症和血栓是两种不同的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由动脉壁脂质沉积导致管腔狭窄闭塞,血栓则是血液成分异常凝聚形成的固体团块。两者在病因、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
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其核心病理改变是动脉内膜脂质斑块沉积伴随纤维组织增生。随着斑块逐渐增大,血管壁发生钙化、弹性下降,终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病变多累及大中型动脉如冠状动脉、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远端组织缺血。发病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相关,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并改善生活方式,严重狭窄时可考虑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
血栓形成属于急性血管事件,本质是凝血系统激活导致血小板、纤维蛋白等成分异常聚集。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前者常见于房颤患者左心房附壁血栓脱落引发的脑栓塞,后者多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发肺栓塞。血栓形成与血管内皮损伤、血流淤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直接相关,起病急骤且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采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进行溶栓治疗。
虽然两者均可导致血管堵塞,但动脉硬化闭塞症强调血管壁结构性病变的慢性过程,血栓则突出血液成分异常的急性阻塞。日常预防动脉硬化需控制三高和戒烟,预防血栓则需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出现肢体发凉、疼痛或突发胸闷气促时应及时就医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