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为什么不叫癌症

黑色素瘤属于恶性肿瘤,但医学上更倾向于使用“黑色素瘤”而非“癌症”这一泛称,主要因其病理特征和命名习惯与其他癌症存在差异。
黑色素瘤起源于黑色素细胞,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其生物学行为与其他上皮来源的癌症不同。医学命名通常基于组织来源和病理特征,黑色素瘤因其独特的细胞类型被单独分类。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等上皮性肿瘤常被称为皮肤癌,而黑色素瘤因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病理学上归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范畴,故更强调特异性名称。
临床实践中保留“黑色素瘤”的专有名称有助于精准诊疗。该病具有特殊的基因突变谱,如BRAFV600E突变概率较高,治疗方案与常规化疗差异较大,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更为关键。使用特异性名称可避免与上皮性癌症的诊疗方案混淆,同时便于患者理解疾病特殊性。
日常生活中需加强防晒,避免紫外线长期照射。定期自查皮肤新发色素痣或原有痣形态改变,如出现不对称、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直径超过6毫米或短期内快速增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确诊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病理活检、影像学分期及综合治疗,切勿自行处理皮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