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一定要做手术吗

肠梗阻不一定需要手术,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肠梗阻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胃肠减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肠梗阻的治疗方式选择与梗阻类型、病因及患者身体状况密切相关。非绞窄性肠梗阻通常可先尝试保守治疗,通过胃肠减压减轻肠道压力,配合禁食、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部分因肠粘连或粪块堵塞引起的梗阻,使用开塞露灌肠或液体石蜡口服可能缓解症状。药物治疗可选用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肠痉挛,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生长抑素类似物减少消化液分泌。这类患者需密切观察腹痛、腹胀、排气排便情况,若24-48小时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则需考虑手术干预。
绞窄性肠梗阻或完全性机械性梗阻通常需要急诊手术。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等病因可能导致肠壁血运障碍,引发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方式包括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肠造瘘术等,具体术式取决于病变范围和术中探查情况。高龄、基础疾病多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但延迟手术可能增加死亡率。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早期活动预防再粘连,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
建议肠梗阻患者绝对禁食并及时就医,通过腹部立位平片、CT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严格记录出入量,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避免食用糯米、竹笋等难消化食物。反复发作的肠梗阻患者需排查克罗恩病、肠道肿瘤等潜在病因,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