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什么症状

丘疹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风团样丘疹,伴有剧烈瘙痒。该病可能与昆虫叮咬、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红肿、丘疹中央水疱、抓挠后糜烂等。
皮肤表面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隆起性丘疹,直径通常在1-2厘米,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丘疹周围常有红晕,部分患者可见中央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水疱。这些皮损多呈群集分布,常见于四肢暴露部位及腰腹部。
患处通常伴随难以忍受的瘙痒感,夜间可能加重。瘙痒会导致患者反复抓挠,可能引发继发感染。婴幼儿因无法自主控制抓挠行为,家长需注意修剪患儿指甲,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地奈德乳膏缓解症状。
受叮咬或过敏原刺激的皮肤区域会出现明显红肿,触之有温热感。红肿范围可能随时间扩大,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更大范围的肿胀反应,此时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或外用糠酸莫米松凝胶。
部分丘疹中央会形成透明小水疱,疱液清亮,疱壁紧张。水疱破溃后可能渗出淡黄色液体,形成浅表糜烂面。家长需防止儿童抓破水疱,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皮损消退后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颜色呈褐色或暗红色。这种现象多见于反复发作或未规范治疗的患者,通常3-6个月可自行淡化。日常需做好防晒,避免色素沉着加重,必要时可咨询医生使用氢醌乳膏改善。
患者应避免接触花草丛、宠物等可能携带虫媒的环境,穿着长袖衣物减少暴露。居家需定期清洁床品,使用防螨寝具。饮食宜清淡,忌食海鲜、辛辣等易致敏食物。若皮损范围持续扩大、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就医排查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止痒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