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热性晕厥的症状

儿童热性晕厥主要表现为高热伴随短暂意识丧失、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热性晕厥通常由体温骤升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引起,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主要有体温快速上升、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脱水、家族遗传倾向、基础疾病诱发等因素。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当体温在短时间内超过38.5℃时,可能突发晕厥。此时患儿会出现突发性意识丧失,持续数秒至1分钟,多伴随额头冷汗。建议家长立即将患儿平卧,松开衣领,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若反复发作需就医排除脑炎等疾病。
高热刺激迷走神经亢进时,可能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患儿晕厥前常有头晕、视物模糊、恶心等先兆症状,发作时瞳孔可能散大。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改善循环,或口服生脉饮口服液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发热伴随大量出汗或摄入不足时,血容量减少会加重晕厥风险。患儿可能出现口唇干裂、尿量减少等脱水体征。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散,必要时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家长应每2小时监测一次尿量,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1000毫升。
约30%的热性晕厥患儿存在家族史,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相关。这类患儿可能在体温未达高热时即出现晕厥,且发作频率较高。建议进行基因检测,日常可备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片预防发作,但须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
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基础疾病患儿更易发生热性晕厥。发作时可能伴随抽搐、发绀等异常表现,需立即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家长应详细记录发作时长和伴随症状,就医时携带既往检查报告供医生参考。
日常护理需保持室内温度22-24℃,发热期每4小时监测体温。饮食选择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若晕厥超过3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急诊排查脑电图、心肌酶等指标。建议家长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并避免让发热儿童单独沐浴或如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