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咳嗽怎么办

产后咳嗽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空气湿润、适当运动、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产后咳嗽可能与免疫力下降、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
产后咳嗽时宜选择温润食物,如冰糖炖雪梨、蜂蜜水、银耳羹等,有助于缓解咽喉干燥刺激。避免辛辣、油腻及过冷食物刺激呼吸道。每日少量多次饮用温水,保持咽喉湿润。若哺乳期需注意蜂蜜可能存在的肉毒杆菌风险,1岁以下婴儿禁用相关食品。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减少干燥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定期开窗通风,避免尘螨积聚。卧室避免铺设地毯,每周更换床单,减少过敏原接触。咳嗽剧烈时可吸入温热蒸汽,帮助稀释呼吸道分泌物。
产后6周后逐步恢复温和运动,如散步、产褥操等,增强膈肌力量促进排痰。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咳嗽,运动时注意保暖。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帮助扩张肺泡改善通气功能。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预防咽喉干燥。
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干咳可选择右美沙芬片,痰多者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哺乳期用药需严格评估药物安全性,避免使用含可待因成分的镇咳药。过敏因素导致的咳嗽可考虑氯雷他定片。
风寒咳嗽可用通宣理肺丸,风热咳嗽适用川贝枇杷露。艾灸肺俞穴、大椎穴有助于温通肺气,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体质虚弱者可服用黄芪精口服液补益肺气。中药调理期间应观察乳汁分泌情况,避免服用回乳药材。
产后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胸痛、咯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呼吸内科。哺乳期用药前需咨询医生,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恢复期保持充足睡眠,每日保证7-8小时休息时间。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定期进行产后复查,评估盆底肌及整体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