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有什么好招

小儿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益生菌制剂、蒙脱石散、锌制剂等方式治疗。小儿腹泻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腹泻期间应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可继续母乳喂养或选择低乳糖配方奶粉,已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可进食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肠道刺激,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导致症状加重。
口服补液盐散能有效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患儿。其成分包含葡萄糖、氯化钠等电解质,可按说明书比例配制。补液时需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5-10毫升,每2-3分钟喂服一次,避免呕吐。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致病菌繁殖。适用于病毒性腹泻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能缩短病程。服用时需用温水冲调,避免与抗生素同服,需间隔2小时以上。
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病原体及其毒素,增强黏膜屏障功能。对水样便效果显著,但过量可能引起便秘。需空腹服用,与其他药物间隔1-2小时,服用后可能出现大便颜色变浅属正常现象。
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可促进肠黏膜修复,降低腹泻复发概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腹泻患儿连续补锌10-14天。可能出现轻微恶心等不良反应,建议餐后服用,长期补充需监测血锌浓度。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和脱水体征,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呕吐不止或嗜睡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护理期间注意臀部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保持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种类,2周内暂不添加新辅食。适当补充维生素A、D有助于肠道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