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眼睛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一只眼睛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通常属于继发性青光眼,多由视网膜缺血性疾病诱发,需紧急就医控制眼压并处理原发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降眼压药物、激光治疗或手术干预。该病可能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眼缺血综合征等疾病引起,表现为眼红、眼痛、视力骤降等症状。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抑制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生成。这类药物需在无菌操作下由眼科医生实施,通常与降眼压治疗同步进行。治疗后可减少前房出血风险,为后续激光或手术创造条件。
需联合使用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滴眼液、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滴眼液等控制眼压。急性发作期可能需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降压。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全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原发缺血性疾病的关键,可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对于房角关闭者可能需行激光虹膜成形术或睫状体光凝术。激光治疗需分次进行,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眼压升高、炎症反应等,需密切随访。
若药物及激光无法控制眼压,需考虑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或睫状体冷凝术。手术旨在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或减少房水生成。术后需长期监测眼压及视功能,警惕引流管堵塞、低眼压等并发症。
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静脉阻塞者需监测对侧眼情况。同时需进行视野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评估视神经损伤程度。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等可能引起眼压波动的活动。饮食需低盐低脂,糖尿病患者严格控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暗环境用眼。按医嘱定期复查眼压、眼底及视功能,若出现眼痛加重、视力下降需立即就诊。建议家属学会协助滴眼药及观察病情变化,外出时佩戴防护眼镜避免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