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偏低是什么原因

眼压偏低可能由房水生成减少、房水引流过度、眼部外伤、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房水由睫状体上皮细胞分泌,当睫状体功能受损时会导致房水分泌量下降。长期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可能抑制房水生成,眼部缺血性疾病如颈动脉狭窄也可能减少睫状体供血。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眼球凹陷等症状,需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确诊,治疗需停用相关药物或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外伤性睫状体离断或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可能形成异常房水外流通道。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缩瞳药物可能过度开放房角,导致房水排出加速。典型表现为突发眼压下降伴前房变浅,可通过前房深度测量及UBM检查诊断,必要时需手术修复引流通道异常。
眼球钝挫伤可能导致睫状体分离或房角后退,造成房水引流系统结构破坏。开放性眼外伤伴随眼内容物脱失会直接导致眼压降低,常合并前房积血、晶状体脱位等损伤。需急诊行眼眶CT评估损伤范围,严重者需进行眼球缝合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
虹膜睫状体炎等炎症会抑制睫状体上皮细胞活性,同时炎性渗出物可能阻塞房水排出通路。患者多伴有眼红、畏光、视力下降,急性期可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抗炎治疗,慢性期可能需植入缓释型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控制炎症。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时,视网膜下液可能经视网膜裂孔进入玻璃体腔,导致眼内容积减少。患者主诉视野缺损伴闪光感,通过散瞳眼底检查可确诊。需尽快行视网膜复位手术,术中可能联合使用硅油或气体填充维持眼压。
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碰撞,控制血糖血脂预防血管性病变,定期监测眼压变化。出现持续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避免揉眼或自行使用眼药水。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术后患者遵医嘱定期复查前房深度及眼压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