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骨转移症状有哪些

胃癌晚期骨转移症状主要有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贫血等。胃癌骨转移通常提示病情进展,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检查确诊。
持续性钝痛或夜间疼痛是典型表现,多位于脊柱、骨盆或长骨近端,活动后加重。疼痛可能与肿瘤细胞破坏骨组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需通过CT或骨扫描明确病灶位置。镇痛治疗可选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阿片类药物,联合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破坏。
骨质被肿瘤侵蚀后承重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于椎体或股骨。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剧痛、活动受限,X线可见骨质溶解性缺损。预防性使用双膦酸盐如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可降低风险,已发生骨折时需手术内固定。
脊柱转移瘤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可引起下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伴大小便功能障碍。增强MRI能清晰显示压迫部位,需紧急行椎板切除减压术或放疗,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水肿。
肿瘤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导致血钙升高,表现为口渴、多尿、意识模糊。实验室检查血钙超过2.9mmol/L,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呋塞米注射液促进钙排泄,皮下注射降钙素注射液抑制骨吸收。
骨髓浸润影响造血功能或慢性出血导致血红蛋白下降,患者出现乏力、面色苍白。血常规显示正细胞性贫血,可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症状,严重时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
胃癌骨转移患者需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疼痛管理应遵循阶梯用药原则,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可在家属协助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定期监测血钙、肾功能及骨代谢指标,出现新发疼痛或神经症状时立即复查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