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属于微创手术吗

斜视手术通常不属于微创手术,但部分术式可能采用微创技术。斜视矫正术主要通过调整眼外肌的位置或长度来改善眼球偏斜,传统术式需切开结膜暴露肌肉,创伤相对较大;而改良术式可能结合小切口或内窥镜辅助,减少组织损伤。
传统斜视手术需在眼球表面做结膜切口,分离并定位眼外肌后进行切断、缩短或移位等调整。术中可能涉及多条肌肉操作,术后存在结膜充血、水肿等反应,恢复期需1-2周。部分术式会联合使用可调节缝线技术,允许术后微调眼位,但本质上仍属于开放性手术范畴。目前临床更多采用限制性斜视矫正术,通过单条肌肉后徙或缩短实现矫正,相比传统术式创伤有所减小。
改良微创斜视手术可能采用经结膜小切口或内窥镜辅助操作,切口长度可控制在5毫米内,减少了对结膜和筋膜囊的破坏。这类术式出血量少、术后炎症反应轻,部分患者术后1-3天即可恢复眼位。但适应症较窄,仅适用于特定类型的间歇性斜视或微小角度偏斜,且对术者操作精度要求较高。临床选择需综合评估斜视类型、偏斜角度及患者年龄等因素。
斜视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恢复期间可能出现复视现象,多数在2-4周逐渐适应。定期复查眼位及双眼视功能,必要时进行视觉训练。若选择微创术式,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技术局限性和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