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认识肝癌

肿瘤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肝癌 #中医

中医认为肝癌属于“积聚”“癥瘕”“黄疸”等范畴,多与肝郁气滞、湿热毒蕴、正气亏虚等因素相关,治疗强调辨证施治与整体调理。

1.病因病机

肝郁气滞是核心病机,情志不畅或外邪侵袭可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阻滞,久则血瘀成积。湿热毒蕴常因饮食不节、酗酒或肝炎迁延,湿热蕴结肝胆,化毒损络。正气亏虚多见于久病体弱,脾肾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无力抗邪。

2.辨证分型

常见证型包括肝郁脾虚型(胁痛腹胀、纳差乏力)、气滞血瘀型(胁下肿块、刺痛固定)、湿热蕴结型(身目黄染、口苦尿赤)及肝肾阴虚型(消瘦低热、舌红少津)。不同阶段证型可相互转化或兼夹出现。

3.治疗原则

早期以疏肝解郁、化瘀散结为主,可用柴胡疏肝散合鳖甲煎丸加减。中期侧重清热利湿、解毒抗癌,常用茵陈蒿汤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晚期宜扶正固本,选用六味地黄丸或十全大补汤配合虫类药攻毒。

4.特色疗法

外治法包括肝区贴敷蟾酥膏消肿止痛,针灸选取期门、肝俞等穴调畅气机。食疗推荐薏苡仁粥健脾利湿,枸杞菊花茶养肝明目。气功如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可助运化。

5.调护要点

情志调节需避免抑郁暴怒,可通过五音疗法中角调音乐疏肝。饮食忌辛辣肥甘,宜食山药、百合等柔肝之品。作息应子时(23-1点)前入睡以养肝血,适度练习太极拳调和气血。

中医治疗肝癌强调“治未病”,肝炎患者需定期监测并干预癌前病变。治疗期间需配合现代医学检查,避免单纯依赖中药延误手术时机。日常可按摩太冲穴疏肝解郁,饮用玫瑰陈皮茶理气和中,但出现进行性消瘦、腹水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