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疗后引起放射性肺炎怎么办

乳腺癌放疗后引起放射性肺炎可通过氧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止咳化痰治疗等方式缓解。放射性肺炎通常由放射线损伤肺组织炎症反应、继发感染、免疫功能下降、气道高反应性、肺纤维化等因素引起。
氧疗适用于放射性肺炎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改善组织缺氧状态。氧流量需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治疗期间需监测呼吸频率和血氧变化,配合血常规和动脉血气分析评估疗效。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放射性肺炎的炎症反应,常用甲泼尼龙片、泼尼松龙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这类药物能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进程,但需警惕继发感染和血糖升高。用药期间应逐步减量,突然停药可能引起病情反弹。
继发细菌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选择药物需参考痰培养结果,覆盖常见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治疗周期通常持续7-14天,需观察体温和痰液性状变化。
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可缓解气道痉挛和呼吸困难。通过雾化吸入给药能直接作用于气道平滑肌,改善肺通气功能。使用后可能出现心悸和手抖等不良反应,心率过快者需谨慎使用。
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复方甘草片等药物能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对于干咳患者可选用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镇咳,但痰多时禁用中枢性镇咳药。同时建议多饮水保持气道湿润,配合拍背排痰等物理疗法。
放射性肺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和冷空气刺激。饮食需高蛋白易消化,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E帮助黏膜修复。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肺纤维化程度,若出现发热或气促加重需及时复诊。放疗后半年内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