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蚕豆病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 #婴儿
关键词: #婴儿
婴儿蚕豆病是指因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导致进食蚕豆后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属于遗传性酶缺陷病。婴儿蚕豆病可能由基因突变、家族遗传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黄疸、血红蛋白尿、面色苍白等症状。
G6PD基因突变是蚕豆病的根本原因,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突变会导致红细胞内抗氧化能力下降。当婴儿接触蚕豆中的氧化性物质时,红细胞易破裂引发溶血。确诊需进行G6PD酶活性检测,患儿应终身避免蚕豆及相关药物。
本病呈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若母亲为携带者,儿子有50%概率患病。有家族史的孕妇应进行产前基因筛查,新生儿需做足跟血G6PD检测。家长发现婴儿进食蚕豆后出现茶色尿,应立即就医。
蚕豆中含有的蚕豆嘧啶葡糖苷等成分具有强氧化性,会破坏G6PD缺乏患儿的红细胞膜。除新鲜蚕豆外,蚕豆制品、蚕豆花粉接触也可能诱发溶血。哺乳期母亲食用蚕豆后,其乳汁也可能使婴儿发病。
部分氧化性药物如磺胺甲噁唑片、呋喃妥因肠溶片、伯氨喹片等会加重溶血。患儿就医时应主动告知病史,避免使用这些药物。退热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替代阿司匹林。
病毒或细菌感染产生的氧化应激可能诱发溶血,常见于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患儿发热时应及时降温,出现血红蛋白尿需静脉补液。严重贫血者需输注洗涤红细胞,可短期使用泼尼松龙片控制溶血。
蚕豆病患儿日常需严格避免蚕豆及相关食物,注意预防感染。家长应保管好禁用药物清单,就医时主动出示。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尿常规,夏季注意补充水分减少血红蛋白尿对肾脏的损害。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溶血危象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