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会有什么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可能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喂养困难、皮肤黄染、呼吸急促等症状。新生儿败血症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全身感染,病情进展快,需立即就医。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常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低于36摄氏度。体温不升可能与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有关,发热多由炎症反应导致。部分患儿会出现四肢冰凉与躯干发热的分离现象,需监测腋温或肛温,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
患儿表现为嗜睡、哭声微弱、肌张力减退等神经系统抑制症状。这与细菌毒素影响中枢神经功能相关,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或惊厥。家长需观察婴儿对声音、光线刺激的反应灵敏度,避免误判为正常睡眠状态。
吮吸无力、拒奶、呕吐是常见消化道症状。败血症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时,可能伴随腹胀或腹泻。母乳喂养者需少量多次喂食,人工喂养应选择易消化配方奶,记录每日摄入量与排泄情况。
约半数患儿出现皮肤黄染,可能与肝功能受损或溶血有关。部分病例可见瘀点、瘀斑或硬肿症,严重时出现花纹样大理石样皮肤。护理时需轻柔清洁皮肤,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物品擦拭。
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呻吟、发绀提示可能存在肺炎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更易合并呼吸系统并发症,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疗支持。
新生儿败血症起病隐匿且进展迅速,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送医。治疗期间需维持适宜环境温度,严格消毒奶具与衣物,接触患儿前后规范洗手。恢复期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AD滴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辅助治疗,定期随访血常规与炎症指标。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母亲需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摄入可能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