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出血需要住院吗

急性胃出血通常需要住院治疗,具体需结合出血量、病因及患者基础情况综合判断。急性胃出血可能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出血量较少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可在急诊处理后考虑门诊随访。这类情况多见于轻微黏膜损伤或小溃疡出血,内镜检查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医生可能开具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配合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同时要求患者严格禁食并定期复查血红蛋白。但需警惕迟发性再出血风险,居家期间出现呕血、黑便加重或头晕心悸需立即返院。
中重度出血患者必须住院接受监护治疗。当出现呕鲜血、排柏油样便伴心率增快或血压下降时,提示出血量可能超过500毫升,此时需紧急住院进行液体复苏、输血及内镜下止血。住院期间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通过胃镜明确出血部位后,可能采用钛夹封闭、硬化剂注射等介入治疗。对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者,还需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注射用醋酸奥曲肽降低门脉压力。部分难治性出血或恶性肿瘤所致出血可能需血管介入或外科手术干预。
患者出院后应继续服用抑酸药物4-8周,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饮酒。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至低纤维软食,少食多餐。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规范根除治疗。合并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