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低血糖怎么引起的

婴儿低血糖可能由喂养不足、先天性代谢异常、感染、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围产期缺氧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抽搐等症状。
新生儿胃容量小,若母乳分泌不足或配方奶喂养间隔过长,可能导致葡萄糖摄入不足。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因肝糖原储备更少,更易发生低血糖。家长需按需哺乳,观察婴儿吸吮力及排尿次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葡萄糖溶液。
糖原累积病、脂肪酸氧化障碍等遗传代谢疾病会影响葡萄糖生成或利用。这类患儿常伴有肝大、肌无力、特殊体味,需通过血尿代谢筛查确诊。治疗需严格限制空腹时间,使用生玉米淀粉、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等特殊配方食品或药物。
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会加速葡萄糖消耗。婴儿可能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皮肤花斑等表现。需紧急就医进行血培养检查,静脉输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同时维持血糖稳定。
母体高血糖导致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多,出生后母体葡萄糖供应中断而胰岛素仍高水平,引发反应性低血糖。这类婴儿多为巨大儿,需出生后1小时内监测血糖,早期喂养或静脉补充葡萄糖注射液。
分娩时窒息、胎盘早剥等情况会导致无氧代谢增加,大量消耗血糖储备。患儿多有出生时Apgar评分低、肌张力异常等表现。需新生儿科监护,通过保暖、吸氧、注射用苯巴比妥钠控制惊厥等综合治疗。
家长发现婴儿出现拒奶、异常安静或肢体震颤时,应立即用血糖仪检测指尖血,血糖低于2.6毫摩尔每升需急诊处理。日常喂养应保证每2-3小时哺乳一次,避免包裹过厚减少能量消耗。出院后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指标,遗传代谢病患儿需终身饮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