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血病有什么症状

小儿白血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等症状。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暴露、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需通过骨髓穿刺确诊。
发热是小儿白血病常见的早期症状,多为不规则低热或持续高热,与正常感染性发热不同,抗生素治疗通常无效。发热可能与白血病细胞浸润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继发感染有关。患儿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擅自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
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气促、易疲劳等症状,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导致红细胞减少。贫血程度会随病情进展加重,患儿可能出现心率增快、指甲床苍白等体征。家长应保证患儿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
患儿常见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这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可能伴随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家长需避免患儿磕碰,使用软毛牙刷,观察出血情况并及时就医。
约半数患儿出现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且活动度差。淋巴结肿大是白血病细胞浸润淋巴组织的表现,可能伴随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家长发现异常肿块应避免按压,及时进行血液检查。
白血病细胞浸润可导致肝脏和脾脏肿大,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腹痛或呼吸困难。体检可触及肿大器官,超声检查能明确程度。家长需注意患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腹部受压。
小儿白血病症状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骨关节疼痛、反复感染等非典型表现。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血液科,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感染,遵医嘱定期复查血象。饮食上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摄入,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减少并发症风险。